浙江大学王宏涛教授应邀到北理工进行学术交流

  9月27日上午,浙江大学王宏涛教授应邀来mk体育在线(中国)材料学院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在报告之前,材料学院薛云飞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王宏涛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以及近些年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并勉励大家学习他的科研精神。

  王宏涛教授作题为“跨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原位纳米力学实验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从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两个层面介绍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在跨尺度实验与模拟方面的工作。在实验方法层面,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位微纳米力学实验仪器,为研究固体材料内部缺陷形成、演化及其对力学行为影响这一力学与材料交叉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实验平台。该平台采取“分体式平台、模块化构造”设计思想,实现了功能模块化以及接口标准化,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及扩展能力。通过模块搭建,快速实现多种原位技术耦合,同时将三维纳米操纵、360°旋转和原位加载耦合,研制了三维重构原位表征样品台,通过高精度(0.1 nm)、大行程(2 mm)、三自由度位移补偿方案解决了样品在大角度旋转过程中难以追踪的难题。在计算方法层面,提出方法同源、数据同源的跨尺度模拟方法,通过同源数据构造自洽高精度混合分子动力学赝势,同时满足大规模计算同时对于高效率与高精度的要求。

  整个报告,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开拓了师生的视野,增加了对4D-TEM和跨尺度计算方法的认识。报告结束后,参会的老师和研究生就王教授报告的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附王宏涛教授简介:

  王宏涛,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致力于力学与人工智能及材料基因方向的交叉融合,提出4D-TEM概念并研发首台4D-TEM仪器,并应用于九院等国防重点单位;提出数据同源、方法同源基于神经网络的跨尺度计算新方法;以上实验与模拟方法应用于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力学设计,并推动关键铜合金材料在高铁导线、高温电弧风洞电极及电磁炮轨道等方面的应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