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创业者史晓刚:立足科技创新的“潮流引领者”

——北理工优秀校友系列报道

 

  2018年1月9日,全球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消费类电子技术展——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拉斯维加斯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优秀智能硬件创业者和爱好者齐聚于此。展会上,一款仅重30克、佩戴感极佳的AR(增强现实)眼镜产品,一经展出便“燃爆”现场,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强烈关注,而它们的研制者——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也荣获本次展会的 “2018中美跨界创新奖”。

  成立于2015年的枭龙科技,是一家AR领域的中国高科技创业公司,虽然“年龄小”,但却很“资深”,所推出的各项产品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创建这家公司的“掌门人”史晓刚,是一位标准的“90”后,2013年毕业于mk体育在线(中国)信息与电子学院。

 

胸怀壮志,带着一份使命去创业

  “希望枭龙科技未来可以成为像苹果、微软这样引领时代潮流的科技型企业。”史晓刚说起创业时的梦想,依然觉得自己“很敢想”。

  说起史晓刚的“狂热”,还要追溯到他在北理工读书的时候。在学校浓厚的学习和创新氛围下,那时的他就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科技狂人”。刚入大学,史晓刚就开始利用学校的各种学习资源,提前自学嵌入式软硬件方面的知识,四年大学时光,他倾心投入科技创新项目,还担任了学校科技创新基地的负责人。有时候为了保证创新项目的研发进度,史晓刚甚至吃住在实验室里,勤奋的时光,成为史晓刚大学中最美好的记忆。

史晓刚(左二)获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奋斗的人生总会收获精彩,史晓刚大二时就凭借自己主导研发的一架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获得了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毕业时,史晓刚带着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和一身过硬的本领,进入知名企业华为公司,开始从事智能手机硬件的研发。

  在华为工作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史晓刚学到了很多关于技术、研发流程与人力资源制度方面的知识,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和一份大学时就养成的“大志向”,史晓刚最终选择了自己创业。

  谈到创业方向的选择,还要源起于2012年美国谷歌公司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Google glass,从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史晓刚领略到了AR技术的魅力。尽管当时史晓刚并没有钱去买实物,但他偶然间发现了一张Google glass的拆解图,经过仔细的研究后,他发现这款眼镜的主板与手机主板之间就差了一个交互技术,这让史晓刚觉得AR技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有趣且富有挑战性,这是我当时决定要做AR的第一原因,况且,人也不能在一个环境里待太久,那样的话意志就会被逐渐地消磨。我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件事情,小到可以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大到可以为国家的科技、经济作出一定的贡献。”

  于是,在2015年的寒冬里,史晓刚从华为离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同年5月,带着改变行业、服务国家的使命感,枭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矢志创新,“比第一再高一点”

  创业,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实现从无到有,每个创业者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组建技术团队、寻找资金支持、四处跑资源,压力巨大,创业初期的史晓刚消瘦了一圈,但坚守自己心中的理想,他从来没有叫过苦。史晓刚拿出在北理工从事科技创新研究的那股“疯狂”劲儿,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终于拿到了投资的种子资金,也找到了一群拥有共同价值观和梦想的创业伙伴。

  枭龙科技的副总裁徐培培回忆道:“2014年冬天,下班以后,史晓刚总会找我和其他几位朋友,聚在一起探讨AR技术。史晓刚住得比我们都远,有一天凌晨风很大,但他仍然坚持先回家里取电路板子,再回来与我们一同进行调试。他的那份痴迷与坚持,深深感染了我们,这也是公司大多人当初决定追随他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史晓刚是典型的摩羯座,对于认定的一件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认死理,这种人要再不成功,什么人能成功!晓刚总说,人啊,就得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他的目标永远设得比第一还高一点。”运营总监张威在接受采访时说。

  创业初期,史晓刚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一门心思研究他痴迷的AR技术,做出跟谷歌一样的AR眼镜。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一款高水平的AR眼镜,并不是那么简单,产品涉及硬件、外观、光学、设计等几大技术领域,所有技术必须全部自主研发,这对当时只有十几个年轻人的创业团队来说,可谓是一项艰巨的挑战。面对技术上的挑战,史晓刚没有退缩,而是与小伙伴们一起潜心技术研发,并将运动领域作为公司市场切入点。2016年,秉持着“要做就做到极致”的理念,史晓刚带领团队,推出了自己的首款产品“Techlens T1”,这是专门为骑行者研发的一款AR智能眼镜。“推出这款产品的时候,团队只有15个人,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几乎是7×12小时的在拼命努力。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就把产品做到了开模程度……”从硬件、驱动到APP应用程序,浑身体现十足创造性的“Techlens T1”,一经推出,马上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随后,枭龙科技创新的步伐可谓“一发而不可收拾”。2017年,枭龙科技在美国CES展上,发布了“Techlens T2”,这款双目AR智能眼镜拥有双目大视场角显示、OLED微显示屏、手势+语音交互等先进技术,具备“解放双手”、“虚实融合”、“信息近眼显示”的特性,开放 API 接口让这款智能眼镜具备了可扩展功能,可以结合互联网、云计算、AR技术以及行业需求,定制开发专属功能;而那款在2018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引人注目的AR智能眼镜产品,便是枭龙科技的“Techlens S1”,不仅重量轻、舒适佩戴,还可广泛应用于安防、巡检、物流等多个领域,实现身份识别、车牌识别、执法记录、远程指挥调度等功能。

  发展至今,枭龙科技已经拥有近百人的团队,拥有多项AR核心技术及国家专利,成功研发消费级运动AR智能眼镜,AR工业智能眼镜,AR警务智能眼镜,军用AR单兵头盔等重量级产品。同时,公司通过强大的软硬件整合能力,将AR技术和传统行业相结合,研发出针对工业、安防、军工等多领域专属解决方案,帮助行业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飞冲天,前行路上不忘母校情

  在国内,相比于VR(虚拟现实技术)行业的火热,AR行业受到的关注还是要略逊一筹,但是始终坚持原始创新的史晓刚带着他的枭龙科技,却在创业市场中一飞冲天,受到各方投资的青睐。

史晓刚(右一)荣登福布斯杂志封面

  枭龙科技创立仅有短短三年,但已经完成多轮融资,获得京东方、立讯精密、戈壁创投等机构数亿元投资。除此之外,枭龙科技还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亦庄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荣誉。“90后”创始人史晓刚荣获“北京青年五四奖章”,中关村“高聚工程”创业领军人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创工程”领军人才,福布斯亚洲杰出人才,中关村U30年度人物,当选共青团北京市委委员。

  “国内增强现实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光学显示方案不成熟、缺乏专用的显示屏和处理芯片、应用场景不明确、产品的用户体验不佳等。”但是,对于中国AR行业的未来,史晓刚却十分看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五年,AR产业将迎来快速爆发,有望颠覆PC和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代个人移动计算平台,其应用将遍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将迎来大智能时代变革。我希望自己能为中国AR抓住大变革中的发展机遇贡献一份力量。”

  在不断开拓事业的同时,史晓刚心中时常萦绕着一份感恩之情。2016年,当枭龙科技刚刚获得了京东方集团牵头的A+轮融资后,企业估值已达数亿人民币,在这个时候,史晓刚决定把一部分企业股权捐赠给母校mk体育在线(中国)。“在校期间,我作为科技创新基地负责人,深刻感受到学校对科技创新相关工作的保障力度之大,后来在创业道路上,北理工仍给予我很多帮助,为我提供资源和人脉的支持。”每当回忆母校的支持,史晓刚总是充满感激。

  北理工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宾在谈及史晓刚时这样说到:“北理工这些年来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教育,并且给他们提供很多实践的机会,在众多的学生中,史晓刚是我们众多校友中比较优秀和突出的一位青年代表,学校积极的为他提供支持,一方面帮助他尽快成长,另一方面也希望他尽快做出好的产品,为国家科技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史晓刚,这位把虚拟照进现实的“90后”创业者,这位用自己智慧和魄力抒写北理工人“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优秀品格的校友,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展示着新时代科技创新“潮流引领者”的新作为。

  (部分内容根据北京卫视采访素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