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李冬妮:晴耕三亩,雨读千年
发布日期:2013-12-09 供稿:党委宣传部 杨扬 学生记者 姜一通 编辑:杨扬 阅读次数:
步入李冬妮老师的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晴耕雨读”四个大字,这是她亲笔所写,字迹清秀明丽,正如她本人。窗明几净的实验室里洒满了阳光的味道,窗台上的透明玻璃缸里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绿色植物装点着多彩的空间,“哗啦啦”的流水声一直萦绕在耳际,仿佛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
谈起这“世外桃源”里的每一个弟子,冬妮老师笑着说:“我像了解自己的十个手指头一样了解他们每一个人”。
挑战杯:在挑战中从容成长
李邈同学还清晰地记得,在“挑战杯”答辩的当天,自己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你们这个软件和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有什么区别?”
那一刻,李邈在人生中第一次有了中头奖的感觉。
就在前一天的模拟答辩中,计算机学院的赵满副书记刚刚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当时,他的回答是:“我对ERP不太了解”。
听了这个回答后,冬妮老师立刻站了起来:“李邈,这样答可不行哦。你先自己查下资料,了解一下什么是ERP,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当晚,冬妮老师协助李邈再次更新了他们的模拟题库,将问题扩充至七十多道,并力图为每一道题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他们一起讨论到深夜,从作品涉及的专业知识到回答问题的思路和技巧,一直到凌晨1点多他们才吃饭。
第二天,当李邈正式站到答辩席时,他变得更加自信从容,这个天资聪慧的男生不断暗示自己:“你可以成功应对每一个问题”。
巧合的是,专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前一天晚上他们和冬妮老师一起准备的关于ERP的问题!李邈的心里一下子有了底气,面对接下的几个问题,他的回答得越来越自信,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这一次,他们笑到了最后。
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在这场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的盛会中,经过封闭评审、现场问询、公开答辩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我校计算机学院选送的《面向军工装备制造业的智能优化排产软件》获得了特等奖,实现了我校在“挑战杯”特等奖上的首次突破,而该作品的指导老师正是冬妮老师。
对于平常不善言辞、习惯与代码为伍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备战挑战杯的过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在这场煎熬与机遇并存的比赛中,冬妮老师就是同学们背后的“定海神针”。在这场拉力赛中,每一个成员都曾迷惘过、失望过、无奈过、动摇过,然而,冬妮老师一直坚定地站在背后鼓励大家:“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极致”。
2011年,几名在读的本科生在暑期实践期间发现了某大型军工制造企业由于缺乏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协同机制,导致跨车间协作效率低下,为企业排产带来困难。他们想设计一款新颖的排产调度软件,并邀请在该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的冬妮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在接受项目命题之后,冬妮老师很快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出兼顾优化能力和计算效率的调度算法,但她并没有直白地给出通往答案的捷径,而是一点点地引导同学们去发现问题。她首先告诉同学们先不忙动手,在提出自己的方案之前先要知道国内外同行是怎么做的,全面了解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及学术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冬妮老师的指引下,同学们很快找到问题关键并设计出了一种既有较好优化能力又有较高计算效率的超启发式算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智能优化排产软件。
冬妮老师又说,每件事做完了都要进行总结。她建议把核心算法写成学术论文,并且申请专利。一开始同学们都觉得不可能,但冬妮老师告诉大家,跨单元调度算法在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难以兼顾优化能力和计算效率,而同学们的工作在这方面是有贡献的,应该写出来,对自己是一个总结,对国内外同行也有借鉴意义。
在李老师的指导下,两年的时间里,他们以核心算法为基础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2项已获授权;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其中2篇发表在影响因子1.5以上的SCI期刊上,2篇发表在EI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同时,同学们研制的软件投入应用一年来为企业带来新增产值7000余万元,节约成本200余万元。同学们坦言,在这个阶段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科研。
在参加“挑战杯”前,曾经有人“善意”地劝冬妮老师不要参与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挑战杯耗时费力,而且对你的科研工作帮助也不大”。然而,对于参与挑战杯,冬妮老师却有不同的体会和发现。在她看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教研结合的好机会,参赛的过程不但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而且能够发现很多创新点。在采访中,冬妮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经验——项目教学法。她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指导学生科技创新,这也是我们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在冬妮老师看来,他们这次参赛的《面向军工装备制造业的智能优化排产软件》正是扣住了学校的军工特色,以军工企业为背景,设计出的软件及时投入应用,并取得实际效益,研究方向前沿,创新性强,因此才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
这支优秀的特等奖团队前不久刚刚获得了学校颁发的3万元奖励,冬妮老师说,经过和同学们的商议,他们打算拿出一部分奖金为京郊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购买科技图书,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从科学知识中感受到快乐。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合作者”
研二的孟宪文明年就要毕业了。谈起就要离开待了两年的实验室,孟宪文心里充满了不舍——有一些是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有一些是对青春年华的追忆,然而更多的却是对恩师的留恋。
孟宪文还清晰记得五年前第一次见到冬妮老师时的情景。那是在《计算机科学导论》的课堂上,冬妮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令他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很多艰涩难懂的知识,并且印象深刻。冬妮老师的讲解不但重点突出、毫无冗繁之感,而且还非常注重课程互动,经常鼓劲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在授课之余,冬妮老师还教会了同学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对同学们关怀备至。从那时起,孟宪文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我想跟着冬妮老师做科研!”
四年后,孟宪文真的成为了这个实验室的一员。他说,在实验室最大的挑战、压力和快乐都来自于跟老师的共同工作。他必须要敏锐,才能与老师的思路碰撞出火花;必须要严谨,才能让自己的方案得到认可。而撰写论文则是对他的“敏锐”和“严谨”的实战磨练,冬妮老师经常让孟宪文修改她的方案,改完再发回给冬妮老师,她再进行修改,这样的往复经常要持续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直到逻辑严密后才会最终定稿。孟宪文说,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却很有动力,因为自己是在和老师共同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
(冬妮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
冬妮老师坚持认为,培养学生们的情商比培养智商更为重要,因为情商决定了一个人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百折不挠。她希望每一个从自己这方田地里走出的学生,都能成为独挡一面的精英,都能具备胜任各种工作的能力。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2012年春节前夕,软件在企业的运行突然出现问题,需要即刻解决。冬妮老师希望贾鹏程同学跟随自己立刻赶往内蒙。当时正值春运高峰,火车票可谓一票难求,小贾好不容易才买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退票意味着很难再买到合适的返程票。因此,小贾赌气地跟冬妮老师说:“老师,我非常不想去!”冬妮老师察觉到了小贾的情绪,她没有生气,只是说:“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不去,但是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从业者,我们做出了软件就要对它负责,这是基本的职业精神。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这样的情况会更多。事实上各行各业有许多人,即使除夕之夜也要坚守岗位不能回家,如果将来你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经过一夜的思考,小贾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第二天他主动给老师写了一封很长的邮件,决定勇敢地担起这个责任。
2013年,该软件在升级过程中又遇到问题。此时小贾已经毕业,但是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请缨,利用周末回到实验室,协助师弟们完成了这项工作。小贾说:“李老师教会了我责任心,对实验室是这样,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是这样。”
张孝同学经常跟冬妮老师一起出差。张孝说,出差的时候冬妮老师常常把一些事情交给学生们独立处理,开始同学们以为老师对他们“彻底放任”,后来发现老师其实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过程一清二楚。学生们并不知道冬妮老师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但每每在就要摔倒的那一刹那,冬妮老师就会飞奔到孩子们身后,稳稳地扶住他们。
学生们的个性与身份认同更多地依赖于老师的培育和关怀。老师的善意和真诚会让学生有更多的信心和勇气,并且一定会得到学生更多的善意和真诚的回报。冬妮老师说:“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合作伙伴。我们既像师生,又像朋友,又像姐妹和姐弟。事实上学生们也教会我很多,我们是在共同成长。”
“冬妮,小博士!”
有一幅特殊的肖像画,冬妮老师珍藏至今。
冬妮老师的祖父是老一辈知识分子,曾经主持设计了我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2000年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后,即使病魔缠身,仍不忘继续工作。为了完善一篇论文的数据,爷爷忍受着晚期癌症的折磨,寒冬腊月站在路边采集车流量和人流量数据。这样执着的科研精神,让冬妮老师深受感动。
后来爷爷病情加重,连说话都变得困难,只能与家人通过特有的“图纸语言”进行交流。有一天,奶奶递给她一张爷爷画的画,那是一张残破粗糙的草稿纸,上面用简陋的线条勾勒出一个女孩读书的形象,下面是一行歪歪扭扭如同小学生般的字迹——“冬妮,小博士”。爷爷一生爱好书画,写得一笔遒劲的好字,然而病痛的折磨已经让他连笔都拿不稳,耗尽所有力气才完成这帧不成形的小画。
冬妮老师当时不禁热泪盈眶,她知道那是爷爷的遗愿,爷爷最后的愿望就是希望她能继续读书深造。从那一刻起,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攻读博士学位,要做一个像祖父一样志存高远、务实勤勉、不懈追求的科学家。她说:“我喜欢科研,喜欢学术问题,更喜欢带着学生们一起研究学术问题”。步入工作岗位后,冬妮老师有了更多的梦想,她希望能够找到更科学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她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冬妮老师平时爱看王阳明的书。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她逐渐开始理解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在她看来,知行合一就是在良知的前提下,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然后努力去做,同时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失本心,不沦为外物的奴隶。而这也是冬妮老师的人生信条,也深深印在她每一个前进的当下。
在被问到想成为什么样的老师时,冬妮老师说:“每次坐火车回东北老家,当列车出了山海关进入平坦的东北平原时,视线就可以直接望到地平线,那景象美极了、辽阔极了!眼界的半径决定生命的周长,我希望我的眼界能望到地平线,胸怀像眼界一样宽广。”
结束语
晴天耕耘、雨天读书,多美的意境啊!让人不禁想到南阳诸葛的“乐躬耕于陇中,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以待天时”,其间的淡雅与悠然,也只有知心人才能懂得。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拓展的“世外桃源”,只要潜心修篱种菊,菊园就会艳照苍穹,香飘万里。在北理工中心教学楼917室这片小小的“世外桃源”三亩田地里,冬妮老师正带领着弟子们每日勤耕苦耘、精耕细作,他们相信辛勤的劳作一定能够换回那夏日的百花吐艳,以及那秋季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