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写】孙利:带“红”课堂!
发布日期:2022-06-13 供稿:党委宣传部 徐梦姗 摄影:本人提供
编辑:吴楠 审核:蔺伟 阅读次数:【编者按】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专题报道,全面展现学校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生动讲好北理工人的奋斗故事,广泛凝聚学校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
在北理工,她是温柔的“跨界女神”,把传统哲学“完美融合”到马克思主义教学实践。她所承担的国家重点领域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曾获第三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A组二等奖……
成果丰硕的她却说自己是个“人来疯”,一上起课来,浑然忘我。学生评价她“利姐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每句话都掷地有声却又能娓娓道来”,她从容中有一股“韧劲”,淡定里带着满腔热情。
她将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度融合,她运用专题式教学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她致力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她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专家孙利。
激活课堂,提“问题”好似连珠炮
2002年,孙利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毕业后,她来到了mk体育在线(中国)任教,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从传统哲学“跨界”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孙利从未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壁垒,反而将两者有机融合,让思政课程迸发出了新的魅力。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为什么伟大?”“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历史会终结于资本主义吗?”“辩证法是一种什么法?”“人能认识世界吗?”“人为什么要追问本体?”“唯物史观与青年的自我实现有何关系”“什么是好的社会?”……孙利的课堂上,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该是答疑解惑的老师为什么反过来让学生头脑风暴、进行思维“轰炸”?其实,每个“硬核”问题抛出的背后,都是孙利对于教学内容的反复研究和对于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一串串问题的提出正是孙利教学逻辑的完整展现,她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循着一个个问题将枯燥的理论讲解得生动有趣。
“她从不会因为既定的观点而限制了我们蹦跳的思维,反而会引导我们循序渐进地一步步深入思考。我们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闫语琪说道。不断深入的问题,让学生们在孙利的课堂上感悟到了真理的力量,找到了“生动靠谱”的“马克思”。从教20年来,孙利勤勉努力,精益求精,不敢有一丝懈怠,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专题,不断提高思政课程的“含金量”,努力成为一名“经师”。
“讲台就是一方净土,需心存敬畏。课前,要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精心备课,日省日新,一旦步入讲台,则要有举重若轻、从容不迫的气度,心无旁骛,全情投入。讲授一门课程,从真积力久到豁然贯通,才算是成功了。”每一节课对孙利而言,都是一堂“新课”。她曾多次获得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并入选mk体育在线(中国)“优青”人才(教学型)培养计划。
生动课堂,画出来、演出来
学生们在做课堂展示
如何才能真正读懂马克思、理解马克思?光是生动还不够,还需带着温情与敬意去走近马克思、贴近马克思。
多年来,孙利严爱相济、润己泽人,努力做一名能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人师”。她一直秉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既是一场思想之旅,又是一场心灵之旅,要将思想教育、学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追求高尚的品格,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切实转换成内在的认同,从而实现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学生们思维活络,也善于思考。在阅读的基础上,让他们发挥自己所长,将心目中的马克思用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示出来,更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孙利说道。
“追寻马克思的足迹”“我心目中的马克思”……这些课后作业成了孙利课堂的“标配”,至今已坚持18年之久。
从1818年马克思诞生、1841年大学毕业,到1848年与恩格斯合作完成《共产党宣言》,再到1867年《资本论》问世……在学生绘制的“追寻马克思的足迹”作品上,马克思的每一个重要成果都可以找到踪迹。
“绘制过程中,我仿佛成为了马克思的挚友。我能够‘看’到他在布鲁塞尔的寒酸公寓里伏案创作,生活窘迫却饱含满腔热血,能够‘听’到他与恩格斯在写到得意时的开怀大笑……”学生赵嘉鹏说道,“马克思对真理和价值不懈追求的胆识,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却不改初衷的理想信仰与胸怀气度让我们敬仰。”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孙利鼓励学生将作品形式不断“翻新”。演讲会、辩论赛、DV展示、小品短剧、诗歌朗诵、原创歌曲、绘画、书法……在每一次的演绎、辩论,每一份作品中,学生们对马克思的理解也越来越立体鲜活。马克思不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而是依然活在我们身边的“最熟悉的人”。
融入课堂,课程思政育人育才
孙利参与指导的课程思政案例展示
“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思政化’,不是专业课程‘去知识化’,更不是思政课‘通识化’。”谈起课程思政,孙利打开了话匣子。2019年以来,孙利发挥专业所长,积极参与学校课程思政建设。
如何深化对课程思政价值和方法的认知?“专业思政”“学科思政”有哪些建设规律?怎样突出特色优势学科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民族使命、工匠精神等价值要素?如何打造“延安根 军工魂”的课程思政北理品牌?……在探索课程思政的路上,孙利带着一系列问题开始了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千余门“课程思政责任点”的修改审核工作,与各专业老师共同凝练思政元素的精彩表达,打磨特色教学案例。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伴发力,重在掌握课程思政的机理、摸清课程思政的“脉络”。围绕学校的精神内涵,孙利汇聚近些年学校发展建设成就与实例,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提供红色资源支撑。为推广学校课程思政品牌建设经验,孙利又承担了学校百门课程思政示范课案例的遴选、修订工作。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单纯的思政课或专业课老师的事情,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协同创新,真正实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于润物无声处立德树人。
为了帮助更多青年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孙利开设了多堂讲座。如何找到适时的切入点、适用的融合点和适当的动情点?如何带领学生在专业领域“读懂中国”,培养学生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全局意识?……每一次的课程讲座中,孙利都倾囊传授,把自己在思政课堂上所积累的经验转化成“技能包”,帮助青年教师实现课程思政观念的转化与能力的提升。
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在一步步探索路上,孙利也不断沉淀自己的研究,撰写了《课程思政十五问》《课程思政理论与教学研究》《红色基因 不竭动力》等书籍,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资源支撑与方法引领,把北理工的红色基因深深烙印在每一堂课、每一位学子心中。
始终保有敬畏之心,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这就是孙利。